“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行动指南。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将“坚定不移走好学科兴校之路”作为学校奠基期的首要任务。学校六届三次双代会,将列为学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复兴计划”的首要工作。怎样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是摆在学科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发展理念
去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学校召开全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1+3+X”的学科建设布局,明确了新一轮学科评估、学位授权审核申报、ESI学科提升计划三大学科建设核心任务。围绕三大核心工作,学校投入学科建设经费2400万,按照“固优、强特、扶需、重基、创新”的建设思路,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冲击新一轮学科评估和博士学位授权申报。学科办先后出台了《陕西科技大学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标志性成果及项目奖励办法》和《陕西科技大学ESI学科推进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文件;通过多方调研论证提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专业暨学院调整初步方案》;成功举办15场“院士论坛”、中国工程院“第六届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等高水平学术活动;开展6个在建院士工作室的考核工作等。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学校成功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学科继续保持在ESI前1%并稳步上升,化学学科ESI排名上升18.32个百分点;成功申报并备案完成“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工程”博士学位授权自设二级学科和“人工智能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我校院士工作室成功获批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今年3月,学科办专题学习双代会文件,统一思想,领会精神,结合2019年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学科办全体人员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大家谈思路、说想法、提建议,形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关于学科建设核心任务的深入思考》,总结梳理学科建设重点推进事项共计31项。
全力提升学位授权培育学科建设水平
尽管上一轮学位授权申报我校成功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两个博士点,但是与同层次高校相比,学位授权点数量还是整体偏少。在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在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等政策有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培育,学科整体实力有明显的提升,但目前博士授权培育学科在高层次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师数量和结构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去年,学科办深入所有学院开展广泛调研,确立了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培育学科共11个,提出建设目标及方案。2019年初,学科办将“授权审核培育学科”建设工作列为2019年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中心工作。
今年1月,姚书记、马校长等校领导参加“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培育学科汇报会”,会议梳理培育学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会后,学科办同各职能部门、建设学院一道逐一落实会议要求。
今年寒假期间,学科办提出《“一院两点,院院博点”授权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发挥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日前,授权学科申报材料预填报工作已正式启动,博士硕士授权审核工作培训会已于4月9日召开;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专场人才招聘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接下来,学科办将按照时间节点,分别组织校内外专家对11个授权培育学科的申报材料开展评议工作,对照基本条件、对标上一轮获授权学科,按照夯实基础、补足短板、扩大优势的原则,分类别、分层次提出各培育学科改进提升方案。
全面推进学科内涵建设落到实处
学科办召开硕士、博士点申报培训会
稳步推进新一轮学科评估迎评促建工作。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并列全国第3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全国前30%,其余各参评学科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校没有A类学科,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2020年新一轮学科评估“前甩后追”的形势尤为严峻。为此,各学科已经进行了三年的准备。今年,学科办已组织14个拟参评学科进行学科汇报,对标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客观梳理各学科建设水平和成效,综合研判每一学科在省内外高校同类学科中的地位,查找弱项和不足,汇总整理各学科存在的问题59项。同时,学科办积极联系建设学院,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分解任务,提出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补“短平快”项目。目前,涉及9个学科69名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后续,学科办将密切关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抓住最后关键建设期,充分挖掘资源、向外寻找可借之力,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评议,凝练特色、聚集优势,确保实现既定建设目标。
杨志强来校作报告
多管齐下不断推进ESI提升计划。ESI已成为衡量学科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我校材料学科于2017年进入ESI全球前1%保持并稳步提升。根据2019年3月最新数据,化学学科ESI接近度已达到88.54%。为加速化学学科ESI潜力值的提升,3月份,学科办组织召开ESI学科提升推进会,科睿唯安大学与政府事业部高级业务总经理杨志强应邀来校,作了题为“ESI助力科研创新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专题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主管学科建设工作负责人、教师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下一步,学科办将继续充分发挥《陕西科技大学ESI学科推进实施办法》的激励引导作用,激发学院、教师的主动性,借助院士工作室高端平台,产出更多的ESI论文和高倍引论文,助推我校化学学科尽早进入ESI全球前1%,更多的学科进入潜势学科。
王海燕主持召开人工智能校内专家座谈会
优化学科布局大力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校六届三次双代会正式通过《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专业暨学院调整方案》后,学科办向学校提交《学科专业暨学院调整实施初步方案》;组织专题讨论会,统筹考虑,提出电控、电智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将“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列入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将“人工智能”列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培育;针对“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分管领导王海燕副校长主持召开人工智能校内专家研讨会,学科办提出“陕西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科团队培育专项”建设方案。接下来,学科办将深入电控、电智学院开展调研,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人工智能学科团队培育计划,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培育我校新兴交叉学科。
凝心聚力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
学科办积极落实《陕西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以陕西省“双一流”建设调研工作为契机,总结梳理我校“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进一步加强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为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办好《学科建设简报》,服务顶层战略决策。
科学考核不断提升院士工作室建设水平。我校现有在建院士工作室6个。今年3月,西安市科协下拨院士专家工作站一期补助资金30万元,并印发绩效考核办法。学科办于3月底专题学习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绩效考核办法,统筹考虑我校院士工作室管理相关办法,提出本年度院士工作室建设具体目标和要求。今后,学科办将继续加强我校6个院士工作室的建设和考核工作,开展院士工作室建设进展汇报,鼓励学院进一步加强与院士之间的学术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院士工作室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的高端引领作用。
学科建设是构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站位、一流的眼界、一流的气魄和一流的手笔。对标一流,也许我们的站位还不够高、眼界还不够宽、气魄还不够大,但是我们还是要报定“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决心,脚踏实地、凝心聚力、奋力前行,全力书写陕西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