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玲 李海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11期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过了十年,取得了良好开局,已经步入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第二个十年。在2010年7月中央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关键时刻,积极响应中央开发西部的战略号召,进一步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发展再次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共识和行动。
一、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举措
2000年4月,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当年的年会上首次提出并通过了“关于支持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倡议”(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4期的第52页)。倡议指出:作为国家研究生培养主要基地的各研究生院,有责任、有义务支持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初的33所研究生院所在的每一所高校,将重点对口支持西部的一所高校和1~2个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各研究生院的优势,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倡议发出后,在时任联席会议秘书长周其凤院士的带领下,秘书处组织当时的33所研究生院分四路赴重庆、贵州、甘肃、内蒙古、广西、云南、宁夏、青海、新疆等9个省(区、市)进行了实地考察,所到之处得到了当地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协助。此次大规模的实地考察行动,使院长联席会议的代表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状况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联席会议撰写完成了《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代表团赴西部地区考察的报告》[1],此报告在全面介绍西部人才和研究生教育情况的同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2010年,东部高校支援新疆和其他西部地区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名校牵头、多所一流大学参与、高校团队化工作组的新模式①。8月31日,支援高校和新疆受援高校之间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标志着新一轮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开始;10月13日,由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组成的对口支援西藏大学高校团队在北京大学宣布成立,这象征着新一轮高校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的正式启动。这种团队形式的对口支援是一次重大创新,极大地丰富了对口支援的内容,提高了对口支援的能力,开拓了支援西部高等教育的新局面,也为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新的契机。
二、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取得的重要成效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领、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以及国内研究生教育较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短短的十年内,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水平整体上有了明显提高。
1.西部高校办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不仅为西部高校派去了校长、教授,送去了图书、设备,更为重要的是为正在发展建设中的西部研究生教育带去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在支援西部大学的行动中,支援高校先后派出了一批思想好、业务精的骨干到受援高校担任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通过选派大批挂职干部充实到西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中,有效改善了西部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挂职管理干部带去了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为提高研究生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受援高校也派出了多名干部到支援高校进行挂职锻炼。相互之间的干部交流,使受援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完善了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干部队伍的素质。
2.西部高校学科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承担科研项目能力不断增强
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学术水平的提高,而立足点在于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在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行动中,支援高校对受援高校的学科建设进行重点援助,使受援高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国家重点学科总数为934个,其中西部高校拥有117个,约占总量的12.5%。2007年,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总数为286个,其中西部高校拥有44个,约占总量的15.4%;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总数为677个,其中西部高校拥有114个,约占总量的16.89%。西部高校重点学科数量较之前均有大幅度的增长。在支援高校的帮助下,西部高校迅速建成了一大批国家、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实力的增强,提升了西部大学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近十年来,西部大学与东部大学结合双方各自学科、环境及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科研合作。据不完全统计,东西部大学已合作承担了200余项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北京大学、石河子大学多名教授共同参与,结合新疆优势资源申报的“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跨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成功中标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而贵州大学与浙江大学合作承担的科技部西部开发重大项目“贵州喀斯特山地优质奶牛、肉牛产业化示范工程”以“高校+基地+农户”的模式,直接带动32万农民脱贫致富,有力支持了贵州省的地方经济建设①。
3.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研究生教育师资水平得到提高
截至2010年2月,支援高校已选派近1300名教师到西部受援高校支教,西部受援高校共选派了4000多名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学习[2]。与此同时,支援高校通过大胆创新培养制度,积极为西部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西部大学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部分研究生教育发达的高校还通过创立研究生培养基地,进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2004年8月,北京大学在石河子大学设立“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截至2007年,共录取石河子大学24名教师为博士研究生,两校指定博士生导师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切实发挥基地作为师资培养摇篮的作用。天津大学将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重点锁定在师资培养方面,2006年9月,“天津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在石河子大学挂牌成立。该培养基地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为新疆、兵团高等院校培养师资和科研人才,以进一步提高新疆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2007年6月,中南大学在新疆医科大学成立研究生院分院。新疆医科大学分院的建设纳入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管理,每年单列10~15个博士生名额与新疆医科大学联合培养。此外,清华大学专门为青海大学举办两个研究生课程班,青海大学6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支援高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西部大学自身的努力,西部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在对口支援工作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主动到西部高校工作。以首批13所受援高校为例,2001~2002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数从3800多人增加到11200多人[2]。
4.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得到增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随着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观念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师资队伍水平和学科专业实力的逐步增强,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得到快速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满足了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学位点建设方面,效果尤为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4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97个,其中西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数为65个,约占全国的18.89%;西部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数为149个,约占全国的21.38%。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78个,其中西部拥有217个,占总数的15.75%;全国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36个,西部拥有321个,约占总数的18.49%;全国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459个,西部拥有687个,约占总数的19.86%;全国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006个,西部拥有2423个,约占总数的24.22%②。此外,在过去的十年间,除西藏外,西部其他省区全部拥有了自己的博士学位授予高校,为西部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空间。
从研究生招生规模看,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数为202611人,到2009年这一数字为510953人,年均增长率是14.1%。其中,2002年西部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数是36956人,2009年是104822人,年均增长率为16.1%,高于全国增长水平。从在校研究生规模看,2002年,西部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规模为89363人,到2009年达到294158人,净增长比例是229.2%,而全国的净增长比例是180.4%,西部研究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西部高校在校研究生规模占全国在校研究生规模的比例也逐年增长。从2002年的17.8%,提高到2009年的20.9%。从毕业研究生情况看,2002年以来,西部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2002年毕业研究生数为13222人,到2009年毕业人数达到75482人,增长了4.71倍,高于全国3.59倍的增长水平③。
三、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思考及建议
如上所述,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支援院校的积极帮助以及西部高校自身的努力,西部研究生教育在过去的十年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西部各省(区、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条件、教学设备及教学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仍十分巨大,在整体上还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而言,科研教学经费短缺,学科基地条件薄弱、师资队伍流失严重依然是制约西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得到国家和高水平大学的继续支持,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重点需要进一步明确,支持的举措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为做好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工作,结合以往十年的经验,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
十年经验表明,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不仅在于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直接支持,更重要的是提升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后劲,加大其发展潜力,加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需要中央、地方、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四个方面共同努力来推动。特别需要政府部门强化其在支援西部教育中的政策规划、目标选择、拟定标准以及执行、评估及修正政策等方面的功能。只有作好顶层设计,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才具有持续性,才能收到实效。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西部生态环境、产业结构,需要充分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
目前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工作还缺乏完备的政策配套措施和必要的制度约束。在高校层面,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还主要建立在相关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上。建议尽快建立西部研究生教育发展状态数据库,研究西部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使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工作能够更紧密地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更符合西部高校的实际情况,从而不断提高西部高校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加强互派干部挂职工作,不断提升受援高校管理水平。
2.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为西部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长效资金支持机制尚未建立,经费不足始终困扰着西部研究生教育。从办学经费看,来自省级政府的经费安排不足,学校所能筹措的资金,高校科研经费和教学研究方面的投入非常少,这些都大大限制了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目前运行情况看,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一方面西部院校在资金方面本身就有缺口,另一方面大多支援学校自身发展也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在现行的教育拨款体制下,对口支援的经费筹措也很困难,建议国家对西部研究生教育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利用国债资金支持西部高等教育,同时加大西部省区级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可适时设立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解决西部研究生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需要转变西部高校经费筹措观念,建立以国家为主体,地方、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教育融资、投资机制。
3.统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推进西部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学科和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从培养条件看,虽然近十年西部各高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其学科基地建设仍然相对落后,真正的大科研平台的形成还有待时日。为此,西部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做好总体设计工作,加强具有西部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建设。在政策层面,建议国家继续支持部门和地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鼓励西部高校根据地区发展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或学科群。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硕士点设置方面,给予更优惠政策,博士点的设立、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设立,在坚持标准和水平的条件下,西部优先。
西部研究生教育需要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后发优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积极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西部高校需要切实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西部地区急需的学科专业,对资源、生态、环境、能源、交通、生物、医学、水利、农业、森林资源保护以及高科技体系中的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软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相关学科和专业,通过特色学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拓宽服务面,提高办学效益。
在学科和学位授权点建设中,学位类型结构调整要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结合。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可以作为部分西部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大力扶持西部地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特别是专业学位点的发展,让更多有条件的西部高校承担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任务。组织管理上,要加大西部省区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统筹力度,由省级学位委员会综合考虑西部高校的办学水平、结构布局、人才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合理规划学科和学位授权点建设,积极促进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西部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西部高校是为西部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的主力,而能否培养出满足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关键要看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西部高校多项师资队伍建设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从普通高校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来看,2009年西部高校为34.85%,全国平均为38.54%,部属高校为56.2%,西部最低。从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看,以2009年为例,部属高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为81.17%,全国平均为53.76%,而西部地区高校仅为43.88%,西部高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来看,西部高校平均水平为全国最低,以2009年为例,部属高校为45.8%;在地方高校中,东部为11.2%,西部只有6.45%,为全国最低④。
上述数据表明,在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师资队伍建设置于尤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要加速培养西部高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为此,建议中央在各类人才项目设立方面向西部倾斜。在学校层面,支援高校采取教师的传帮带,受援高校采取选派教师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等多种有效形式和途径,大力提高受援高校已有师资队伍水平和学历学位层次。完善跨区域的专家学者互访、互派机制,开展互派访问学者、互聘客座教授、互带博士(硕士)研究生活动。在培养和储备未来师资方面,东西部高水平大学要适度超前规划,每年加大力度帮助西部高校定向委托培养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充实西部师资队伍。西部高校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高校育人、留人的机制,为他们发挥才智创造有利环境,尽快改变西部人才边培养边流失的状况。同时,要充分利用市场化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高校工作。
5.注重科研工作,为提高西部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研究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载体,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和条件。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科学研究是提升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只有支持西部高校承担更多高质量的科技项目,才能为西部培养更多留得下、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中,西部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国家应积极鼓励支援与受援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进行产品开发,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促进西部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在项目资助方面,可给予西部高校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鼓励高校之间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6.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西部研究生教育数字化水平
高校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对于提升西部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西部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支援西部研究生教育,必须加大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西部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完善和升级,使西部高校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发挥现代信息网络在学校管理、学科建设、教师培养、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7.加强质量监控,提升西部研究生培养质量
西部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今后在根据需要继续扩大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应该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和培养质量的关注力度。进一步做好规范工作,完善西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培育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围绕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个中心来促进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晓玲.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代表团赴西部地区考察的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27-28.
[2]焦新.教育部推出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八项新政策[N].中国教育报,2010-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