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信息>>正文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2011/02/10  

主持人言:历经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和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基本成熟,并于55日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并通过。《纲要》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目前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对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的总体规划。本期的两篇文章针对《纲要》的主要内容,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的改革要求,分别发表了各自对《纲要》的理解和认识。本刊及时刊发两篇文章,积极与读者分享作者的观点和认识,以期引发更深刻、更精彩的讨论和争论。(特约主持人:李永贤)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魏炳波 (西北工业大学 校长办公室, 陕西 西安 710072 )

 

摘 要: 研究型大学既是不断产生新知识的一流科学研究中心, 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教育基地。与教学型大学相比较, 它拥有自身的特征, 并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任务,以精英式教育作为指导方针,充分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创造力培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高层次人才;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8381( 2010) 04- 0007- 03

收稿日期: 2010- 03 - 10

作者简介: 魏炳波, 副校长, 教授、博导, 从事空间材料学研究。

主持人简介: 李永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教授, 博士, 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放在了体制改革”的首要地位, 同时在发展任务”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完全可以看出,《纲要》高度重视大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而且也充分认识到了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就目前而言,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型大学责无旁贷。一般而言, 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其基本方式是传授知识。而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传授知识则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层次和水平。研究型大学不仅要传授经典或传统的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开展学科前沿性科学研究创造新知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传授这些新知识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 研究型大学必须实现知识源泉”与知识洪流”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一、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

研究型大学既是不断产生新知识的一流科学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流创新教育基地。与教学型大学相比较,研究型大学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 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并形成优势特色科学研究是不断探索未知、发现新现象和揭示新规律的过程,是产生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科则是同类和相关研究系统化形成的科学分支领域。一所大学要形成研究型的特征,必须在选定的若干学科进行长期的科学探索,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努力形成厚积薄发的优势特色[ 1]

( ) 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结合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才培养,如果只研究不育人则不能称其为大学。因此,研究型大学的运转模式应当是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寓教育于研究之中,在一流的科学研究中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 ) 著名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科研团队

一个优势学科的创立、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一支高水平科研团队的长期奋斗, 更离不开几代著名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可以这么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实际水平突出表现于其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而其综合实力反映在科研团队的素质和规模上。这也是以人为本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 ) 建立完备的科研体系平台

可以说,研究型大学首要的条件是必须拥有大师, 同时也必须要有大厦。然而,大厦之大并非单纯是指大楼之大,而是体现在拥有一流的实验室,高水平的图书馆和先进的网络信息中心,形成国际化的科研支撑体系。

( ) 为国家和世界历史作出重大贡献研究型大学不仅肩负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使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乃至世界造就政治领袖、文化泰斗、科学大师和企业巨子。也就是说,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应引领世界科技新潮流,其服务社会的作用也应主导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

毋庸置疑,现代化的研究型大学应当拥有高楼大厦和美丽校园,茅屋陋舍中不可能造就高水平大学。但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却是在于其学科建设。学科是大学的精髓,其优势和特色是无法通过行政方式赋予的,也不是用巨额经费就能购置的, 只能通过长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才能形成[ 2]

() 建立国际前沿性学科方向

一般而言,学科建设包括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和发展传统优势学科两方面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这两项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坚持突出特色、传承历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同时必须把握学科方向始终处于国际学术前沿。

() 造就国际一流的学科带头人

科学研究首先追求质, 其次才是完善其量。科学研究的质量比其数量更重要。因此,要建成一流的学科必须要造就若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学者,并使他们作为学科带头人。一代学术大师引领一代科研团队,创造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也代表着其学科发展的一个时代。

() 组建结构和谐的学术队伍

众所周知,独脚大侠式高水平学者虽然可以自己取得一些标志性研究成果, 但是不可能以其个人力量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学科。学科建设需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 步调和谐的学术队伍,并使其与学科带头人高效率地合作研究。

()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基地

可以说,一流的科学研究是以高水平的实验室作为基本条件的。因此, 投入充足的经费建设标志性的实验基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这里要避免简单地引进国外仪器设备,而是应当引进设备与自行研制相结合, 因为商品型仪器设备已经失去了其原创作用。在合理引进先进设备的基础上推动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时在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条件下自主创新,把合理引进和自主研制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建设成高水平的实验基地,才能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的学科建设。

() 营造国际化学术生态

在科学研究的竞技场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亦即亚军与末位是没有区别的, 因为原始创新只能归功于最初发现或发明者。所以,只有建立客观公正的科技评价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国际化学术生态,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达到世界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

三、精英教育与创造性人才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是, 与普通的教学型大学不同,研究型大学应当仍然以精英式教育作为指导方针, 充分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造力,为高层次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 以精英教育为主要目标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以国际化标准培养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既然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培育杰出领军人才的重任, 那就必须坚持精英教育的育才机制。

()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为了保持教育公平的原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试教育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最终实现精英教育的育人目标。

() 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博士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其水平高低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根据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来看,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两项主要任务。这恰恰切中目前博士生培养的要害问题。博士生培养应当充分注重其创造意识、创造激情和创造能力的培育,激励其形成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摒弃束缚人才成长的陈旧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仇琛, 舒畅. 关于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 J]. 经营管理者, 2009( 24): 318 .

[2] 曾冬梅, 陈江波. 学科专业建设的知识链分析模型[ J]. 高校教育管理, 2008( 4): 37- 40 .

(来源:《高等教育管理》20107月第4卷第4期)

上一条: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下一条: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陕西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 邮编:710021